“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为重要投入要素的实体经济形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x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自然地要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的产业体系建设具有现代性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其内涵应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属性,发展应具有面向未来的先进性,布局形式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拟集聚性和融合性,组织形式应具有适应数智经济要求的扁平化特征,等等。实践证明,密集地含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国“十五五”规划应把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抓好抓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为长期稳定增长增加动力引擎。
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必备条件。一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与深化的力度。理论上,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聪明的大脑”和“起飞的翅膀”,能够为制造业部门引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知识的生产及其物化过程,在专业化分工体系中是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的,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把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构成了整个产业体系的智力支持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专业人才。此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二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发展模式。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果,结合国情特点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速宽带网络,普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同时,还要注重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便捷的服务体验。
三是市场环境优化和制度供给的有效性。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此,政府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秩序,严厉打击垄断行为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此外,还需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适合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如供应链金融、科技保险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来说,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应该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中西部地区则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农村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统筹规划、精准施策,逐步构建起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五是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市场。因此,“十五五”期间我国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具体措施包括:稳步扩大外资准入范围,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设厂;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标准,增强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拓展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空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服务机构,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共同打击侵权盗版行为。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六是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全面贯彻。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必须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既要注重节能减排降耗,又要积极探索绿色技术创新路径。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传统能源依赖;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碳金融市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此外,还要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鼓励企业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总之,只有将绿色低碳贯穿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而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努力开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