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材料范文 > 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经验材料总结汇报报告 >

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经验材料总结汇报报告

  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xx街道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任务,聚焦重点,突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厕所、污水、垃圾、风貌、庭院“五大革命”,坚持治理和增效有效衔接,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实现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切实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统筹规划“一张图”,系统谋划明思路

  一是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坚持规划引领,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两区协同”新格局。根据区域基础条件和发展定位,划分为高质量农田建设发展区和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区。高质量农田建设发展区致力提升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推动农田高质量发展;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区聚焦生态宜居,赋能特色产业,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xx街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高质量农田建设发展区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和绿色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区则以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导,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特色田园综合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是细化方案,摸清底数。“一盘棋”抓统筹,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区域,责任到人。“全流程”督导,成立人居环境整治督导组,聚焦村庄背街小巷、坑塘沟渠、连村道路、村庄交界死角等重点区域,逐村进行督导检查。“广织网”覆盖,各村结合村情实际,拉网式梳理本村“人居环境整治清单”,做到有人员、有标准、有监督。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留死角。例如,在某村的环境整治过程中,村干部带领村民对全村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发现并解决了多处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问题。同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效果持续巩固。

  三是靶向发力,精准治理。两个片区围绕“清除生活垃圾污水、清理坑塘沟渠、整顿杂乱杆线、提升路域环境、整修管护旱厕、小广告专项治理”五方面进行环境顽疾治理。今年以来,累计清除各类垃圾1200余吨,清理坑塘沟渠50余公里,整顿杂乱杆线300余处,提升了路域环境质量,整修管护旱厕800余个,开展了多次小广告专项治理行动。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垃圾处理方面,引入了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大大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还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二、党建引领“一条心”,凝聚合力促攻坚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一线,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活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例如,在某次大规模清洁活动中,党员们身先士卒,不怕脏累,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政策方针,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如“美丽家园·共建共享”、“我为家乡添光彩”等,吸引了众多村民踊跃参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开展了专门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出台了《xx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励办法》,设立了专项资金,对表现突出的村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同时,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级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外,还设立了“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鼓励村民积极争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例如,在某村开展的“最美庭院”评选中,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美化自家院落,使整个村庄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三、科技支撑“一股劲”,创新驱动求实效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环境整治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污水处理方面,引进了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有效降低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实现了达标排放。在垃圾处理方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有机肥料,既减少了白色污染,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此外,还建立了智慧环保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关键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也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例如,某村依托丰富的果林资源,开发了采摘游、农家乐等项目,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些村庄则通过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一方面,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村干部、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部专家和技术团队,为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例如,邀请高校教授和科研机构专家来村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聘请专业技术公司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此外,还鼓励本地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

  四、长效机制“一把尺”,巩固成果保长效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制定了《xx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例如,在垃圾处理方面,规定了分类收集、转运处置的具体要求;在污水处理方面,明确了设施运行维护的标准;在绿化养护方面,制定了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细则。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还建立了定期评估机制,对各村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整治效果。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对各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并限期整改。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监管效率。此外,还设立了举报热线,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反弹,巩固了整治成果。例如,在某村的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个别农户存在乱倒垃圾现象,监督小组立即责令其改正,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三是深化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例如,组织了“清洁家园·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主动报名参加;举办了“美丽乡村·我的家”摄影比赛,展示了农村的新变化、新风貌。同时,还建立了村民自治机制,让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主人翁,共同维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也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xx街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按照“统筹规划、党建引领、科技支撑、长效管理”的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