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温度检验干部工作力度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民生底线是经济发展必须呵护好的底线。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展现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为我们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有力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在民生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当前,民生领域短板依然存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医、住房、托幼、养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痛点难点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特别是聚焦困难群众的需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在群众最盼处出实招、在群众最难处见行动,切实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需要在完善体制机制上狠下功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部署,各地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提升劳动者素质......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