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这根“弦”越绷越“悬”
先锋文汇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着力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基层安监员,我深知安全生产领域也是形式主义的“重灾区”。我们很难亮出“尽责”的“剑”,只绷着“免责”的“弦”,这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越变越“悬”。
文山会海,机制“悬”。当前以会传会、以文发文已成安全生产抓落实的基本动作,开会、做方案、报表、迎检让基层安监员疲于奔命。据不完全统计,基层安监组织每年参加安全会议不低于40次、收文超过300件、各类方案和报表不少于80个,更别说还参与的综治、扶贫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首先就是少开会、开短会,开基层需要的务实的业务会、具体工作的布置会,而不是现实中的“冷菜一盘,翻来覆去地炒”,没有什么新方法、新方向,有的会是业务培训半小时、领导强调1小时,无意义的消耗精力。其次就是少发文、不发文,安全生产是件常抓不懈的工作,不是“喊口号、搞突击”就能抓好的;而现实的模式是年初有计划,接着又是“执法强化年”“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以及“各类专项行动”,有总体的、有分行业的,并且每年如此,“口号”多于实际成效。
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以此为指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搞表面文章。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不是追求虚名浮利。
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数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优化流程,提升执行力。对于那些确有必要召开的会议,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议题,控制时间,避免泛泛而谈。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使用视频会议、网络办公等方式,既节省成本又提高了效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准确无误地贯彻执行到位,杜绝因误解或曲解政策而导致的工作失误。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业务知识更新和技术技能提升培训班,鼓励和支持他们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特别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充实到一线岗位上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潜力,共同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贡献力量。
创新监管方式,构建长效机制
形式主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削弱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创新监管方式,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具体来说:
一是推行精准化管理。传统的“一刀切”式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需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监管盲区。为此,建议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风险等级等因素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制定个性化的监管方案。例如,对于高危行业企业可以采取更加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增加检查频次;而对于一般性企业,则可以通过简化手续、减少干扰等方式给予适当放宽。这样既能保证重点领域的有效覆盖,又能减轻非重点区域的负担,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政府监管部门虽然拥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工作,借助其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更为客观公正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评估结果及相关数据,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增强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三是强化协同合作。安全生产涉及多个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单靠某一个部门难以单独完成所有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比如,在处理重大安全事故时,公安、消防、环保等多个部门应当迅速响应,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迅速展开救援处置工作;平时也要保持常态化的联系交流,共同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们的初心使命。因此,在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努力,但仍有部分群众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安全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要采取更加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示范。同时,还可以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引导大家从中吸取教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二是健全举报投诉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小隐患演变成大事故。为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门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便捷途径,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安全隐患排查中来。对于查实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三是注重心理疏导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受害者及其家属往往会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支持。通过举办讲座、开设咨询室等形式,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重建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