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心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就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简要发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02x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促进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重大论断,既深刻阐明了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又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共同携手,共同开拓了这片辽阔的疆域。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正是这些不同的民族,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深知,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实践充分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增强彼此信任,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个国家内部的稳定和谐则是其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能否保持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只有当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时,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等,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连接各民族情感纽带的重要桥梁。通过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加深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组织文艺演出等,可以让不同民族之间更好地分享彼此的文化成果,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具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全体公民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各界则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大公民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与到各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族团结事业的良好局面,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民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各民族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民族工作中来,形成多元化的工作格局,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民族事务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开展双边或多边对话交流机制,分享各自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也有助于为全球范围内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我国自身的民族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