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质量开展脱贫攻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xxx市作为全州表率,一马当先,在201x年实现了基本脱贫、基本小康,今年开展的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行动,更加巩固了xxx的脱贫成效。我联系的xxx乡属二半山区彝族聚居农业乡,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贫困人群占比相对较大,7个村当中有5个是贫困村,其中蘑菇村为省定极度贫困村,脱贫任务较重,难度相对较大。此次全市贫困退出验收及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验收考核为xxx乡明确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对策建议,在此,我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的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帮扶机制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组织领导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作为xxx乡联乡领导,指挥扶贫工作,要求有关帮扶部门派出精兵强将,驻村第一书记及五个一帮扶人员全部到位,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各班子成员分工到人,形成人人有任务、人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各村两委、各包村领导及包村干部与乡上签订脱贫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人人立下军令状,把扶贫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每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由五个一帮扶人员加村两委人员及乡机关包片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团结村内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轻人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参与扶贫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脱贫工作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村民对扶贫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 落实“精准”二字,制订脱贫工作方案
按照我市脱贫工作的总体方案,结合xxx乡实际,深入调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明确各村的发展重点,理清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工作方案。首先,我们对贫困户进行了详细的建档立册,确保每一户的情况都清晰明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准。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分类施策的办法,实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档”的精准帮扶措施,确保每户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
例如,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我们协调医疗资源,提供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我们组织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家庭,我们提供小额信贷支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实现自我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存在依赖心理,缺乏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与现代化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产业发展不够均衡,虽然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长效稳定的增收机制。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方面,xxx乡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部分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导致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持续深化思想教育,激发内生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彻底改变贫困面貌,必须首先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成功经验,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带富群众,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挖掘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如勤劳致富户、返乡创业青年等,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通村公路硬化、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等项目的实施,确保群众出行方便、用水安全、用电稳定。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通信设施,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农村电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农村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流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长效增收机制
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只有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茶叶、中药材、家禽家畜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延长产业链条,通过引进加工企业、建设仓储物流设施等方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产销对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农家乐、民宿、民俗体验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旅游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稳定的增收机制,确保贫困群众能够长期受益,真正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是防止返贫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确保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救助等,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二是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三是建立健全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已脱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新问题,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富饶的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