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观念,增强抓水利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紧迫感
水利是农业的生命线。本县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33.1万。目前,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20xx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63元。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精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效解决本县的“三农”问题,我们必须重点抓好水利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水利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为现代高效农业。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扶绥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包括蓄水、引水、提水在内的各类水利工程1190余处,设计灌溉面积达到了36.08万亩。这些水利工程在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全县水利工程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如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缺乏活力,水价不合理导致水费征收困难,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短缺,水利设施受损严重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全县实际灌溉面积大幅缩减至15.5万亩,相比原设计灌溉面积减少了超过一半,平均每户仅拥有约0.5亩的保水田。若能通过改革解决上述问题,确保每户农民都能拥有一亩保水田,则农民的收入有望实现显著增长。基于此,县委、县政府将水利改革视为提升执政能力、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政治任务,并将其作为推动全县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关键切入点,不断增强对水利改......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