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具有学科齐全、文化积淀、人才储备的优势,肩负着基础理论创新、知识体系建设、对外话语传播的重要使命,必须站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度上,以坚定的文化自觉,聚焦知识生产、统筹规划、协同配合、传播推广,走出一条立足中国实践、诠释中国发展、展现中国形象的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之路。
担当文化使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仅要实现自然科学的飞跃式发展,更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等措施,激发师生的创新活力和学术热情。同时,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
强化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提炼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逐步建立起涵盖各主要学科领域的完整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可以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推进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创新发展;三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伦理等;四是关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国际热点问题,拓展国际关系、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视野。
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和汇聚一批德才兼备、专业精湛的优秀学者,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为此,学校管理层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才。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评价激励制度,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等不良倾向,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真正把心思用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社会影响力。高校不仅是知识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当更加紧密地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民生关切,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例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基层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针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题研讨并形成研究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参考。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及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增进公众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深化国际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交流互鉴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高校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任。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外知名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共同探索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则要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编写高质量教材,培训高水平师资,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论坛、文化节庆等活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沟通,传递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高校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拓进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未来几年里,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到位,相信我国高校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