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法委书记在全市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202x字)
根据市委关于《202x年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任务清单》要求,政法委坚持实体运行、实战导向、实用为主、实效为先的创建理念,通过强化阵地建设、人员组织、事项准入、事件处置、基础治理、网格待遇、警网融合“七保障”,调动各单位、各部门力量,构建多元治理体系,持续夯实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成效,不断提升主动创稳和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
一、强化阵地建设保障,彰显实战效能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强化为民导向、实战实用导向、依法治理导向,在工作职能上,聚焦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排查的根本职能,更好地支撑社会治理工作。同时,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中央政法委提出的“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要求,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市级强化“一体化”运行功能,通过整合法、检、公、司、信访、劳动等多元调解治理阵地,做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性专业调解有机联动,实现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目标;在县级强化“融合化”实战功能,各县(市、区)以综治信息系统为载体,通过整合平台和智慧化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在乡(街道)级强化“一站式”化解功能,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打造集约高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各类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响应、有效解决。
二、优化人员组织保障,提升队伍素质
人才是第一资源,队伍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政法铁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提升业务能力。依托党校、高等院校等优质资源,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辅导,全面提升政法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严格纪律作风。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杜绝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发生,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形象。四是激发干事活力。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关心关爱一线干警身心健康,落实从优待警政策,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广大政法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规范事项准入保障,明确职责权限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事项准入制度,确保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一是梳理权责清单。结合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梳理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权力清单和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各层级具体职责任务,避免出现越位、缺位现象。二是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便民举措,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对于涉及多部门共同负责的工作任务,由牵头单位统筹协调,相关责任单位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动态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和社会公众需求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完善事项准入标准,确保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完善事件处置保障,提高应急响应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处置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响应机制,有序开展救援行动。二是加强应急演练训练。定期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活动,检验预案可行性,锻炼应急队伍实战能力,查找存在问题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完善。三是整合应急资源力量。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平台,统筹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构建统一指挥、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体系。四是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送主体、内容、时限等具体要求,确保重要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五、夯实基础治理保障,筑牢平安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是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二是推进智慧安防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智能安防设施建设步伐,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四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坚持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动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六、改善网格待遇保障,激发工作热情
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他们安心扎根基层、积极履职尽责,我们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给予关心支持。一是提高薪酬待遇。合理确定网格员工资标准,逐步建立与岗位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确保其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二是完善福利保障。为网格员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必要的工作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表彰奖励先进。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网格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树立典型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基层治理事业。四是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建立网格员职业晋升通道,对于表现突出且符合条件者,可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七、深化警网融合保障,增强协作效能
警网融合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积极探索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新模式,推动公安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联勤联动机制。打破警种壁垒,整合警力资源,组建联合巡逻队、应急处置队等专业队伍,常态化开展街面巡逻防控、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建立公安部门与网格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信息资源实时交互、双向流动,为精准研判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开展联合培训演练。定期组织民警和网格员共同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和实战模拟演练,增进彼此了解信任,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四是拓展合作领域范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治安防范外,还积极探索在社区矫正、反诈宣传、禁毒戒毒等方面的合作方式方法,不断扩大警网融合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这一难题,不断开创我市社会治理新局面,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