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XX镇运用共同缔造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经验交流 >

XX镇运用共同缔造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经验交流

  XX镇运用共同缔造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经验交流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决策部署,运用共同缔造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紧抓“富”和“美”这两个关键点,推进村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一、聚焦党建,加快乡村振兴“新步伐”

  加强基础工作,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是坚持夯实“学”的基础,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始终通过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主题教育等及时、深入、持久学习贯彻中央、省、州、县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今年以来召开主题党日、党员大会、专题党课20余次,不断扎牢思想根基。

  二是坚持强化“育”的力度,干部队伍更庞大。持续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队伍,健全党组织书记选配机制。引导全村63名党员当好强村富民“排头兵”,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党员参与纠纷调解,推动党员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带头示范,在村级自治、法治与德治等工作中贡献力量,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教育和监督。

  三是坚持提升“干”的能力,基层组织更坚强。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们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镇里举办培训班,讲解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发展理念,帮助村干部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同时,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特点,探索适合本镇的发展路径,增强基层干部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今年,我们共举办了5次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是坚持优化“管”的机制,治理体系更完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对各村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各村的工作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切实增强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聚焦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我们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例如,我们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了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我们还鼓励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镇已成立了10个农业合作社,覆盖面积达5000亩,带动了20xx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二是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助力经济升级。面对传统产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我们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方面,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我们成功引进了一家新能源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了年产10万台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吸纳就业人员500余人。此外,我们还支持有条件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丰富业态种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一方面,加快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布局,提升流通效率;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如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我们建成了一个占地200亩的电商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入驻,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人员超过1000人。此外,我们还鼓励和支持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聚焦生态,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我们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例如,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新建污水处理设施20座,铺设管网50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乱排乱放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实施了秸秆禁烧、垃圾分类等措施,使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推进绿化美化,提升乡村颜值。我们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庭院绿化等活动,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每年春季,我们都组织村民义务植树,累计植树造林面积达100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村庄亮化、美化工程,安装路灯800盏,粉刷墙壁5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3000平方米,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此外,我们还注重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缮了一批古建筑和文物遗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引领文明新风。我们广泛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开展了“最美家庭”、“绿色家庭”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引导,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丧嫁娶习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四、聚焦民生,共享乡村振兴“新成果”

  增进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修建公路100公里,硬化道路200公里,改造危桥5座,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0处,解决了3万人的饮水问题;完成了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保障了村民用电需求。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新建了2所卫生院、3所幼儿园,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们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农民增收。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我们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了电工、焊工、厨师等技能培训课程,累计培训农民5000人次,其中3000余人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另一方面,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岗位。我们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设立了劳务输出基地,每年输送劳动力1000余人次,人均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此外,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设立了创业扶持基金,帮助农民创办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等,带动了更多人就业。

  三是关心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始终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无忧。我们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分类救助措施,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近年来,全镇累计发放低保金、五保金、临时救助金等各类救助资金10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济困,形成了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五、聚焦文化,凝聚乡村振兴“新力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我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一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提升文明素养。我们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通过设立道德讲堂、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近年来,全镇共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5个,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带动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我们注重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例如,我们成功申报了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建立了传习所,培养了一批传承人。同时,我们举办了民俗文化节、传统技艺展示等活动,展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此外,我们还编写出版了《XX镇志》等书籍,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人文故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是繁荣文艺创作,丰富文化供给。我们积极扶持文艺创作,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和农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等活动,展示了丰富的文化成果。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备了齐全的文体器材,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文化娱乐场所。此外,我们还鼓励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XX镇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