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某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

某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省委、省政府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来,我县积极响应上级决策部署,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健全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对照新时代广大农民群众对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新要求、新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近期,我县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对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标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等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我县专门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组长,乡镇(街道)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协调、督导等工作,定期组织观摩评比。各乡镇成立环卫所,由熟悉业务的副科级干部任专职所长,配备3—5名内勤人员和巡查人员,具体负责协调辖区内保洁工作,同时监督考核保洁公司。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办法》、《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考核细则》、《第三方测评结果的运用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乡镇(街道)相应制定了对保洁公司的考核办法,为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长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为每个乡镇建设了1处垃圾中转站,配备了1辆封闭式运输车,每个行政村配备了1辆自卸式机动三轮车,每个自然村配备了1-2辆人力保洁车、2-3个勾臂式垃圾箱或垃圾池,每500人配备了1名保洁员,定时间、定区域、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四级管理模式。

  (二)加大投入,提升环卫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首先,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和更新各类环卫车辆及设备,确保垃圾清运及时高效。其次,针对部分偏远村庄垃圾收集不便的问题,我们增加了小型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了多个垃圾集中处理点,有效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垃圾分类的要求,我们在各个村庄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并通过宣传引导村民进行分类投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广泛动员,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主力军。为此,我县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义务清扫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中来。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期间,我们会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专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家园等,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凝聚了人心。

  (四)严格考核,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为保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推进,我县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每月由县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多部门对各乡镇(街道)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将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反之则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我们还引入了第三方测评机制,不定期对各地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暗访抽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责任单位,并跟踪督促其整改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资金保障不足

  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加剧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加,这对环卫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县级财政收入有限,难以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稳定财源支持,导致环卫设施老化严重,更新换代滞后,影响了整体服务水平。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漏洞。例如,个别乡镇对保洁公司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村庄没有严格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保洁人员,使得某些区域出现卫生死角;还有一些地方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进展缓慢,居民参与度不高,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三)群众意识有待提高

  尽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但仍有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手丢弃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难以改变,即使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很多人也不愿意认真执行,这给后续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外,还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卫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环保产业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取收益。同时,争取上级部门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积极申请专项补助资金,缓解县级财政压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优化管理体系,强化监督检查

  进一步完善现有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强对保洁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GPS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等,实现对环卫作业全过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深化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参与

  继续加大环保知识普及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可以考虑制作系列公益广告、微电影等作品,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也可以组织专家进社区、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文明行为,带动身边人共同维护美好环境。同时,设立举报热线和奖励机制,鼓励市民监督举报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卫事业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