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网约车平台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改进措施
“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推出以来,因其方便快捷和个性化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欢迎。然而,从201x年5月5日空姐遇害案和201x年8月24日乐清命案两起恶性案件以及网友微博微信曝光的事例来看,网约车平台在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基层群众反映强烈,呼吁政府部门加强介入监管,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平台管理,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存在安全隐患
(一)车辆安全无保障
以XX市为例,截至20xx年12月底,滴滴出行、滴答出行、优步等全国广泛推广的网约车平台均未在当地申请并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属“非法营运”。通过平台注册审核的车辆也未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无法保证其符合网络预约出租车辆的各项审核要求。据相关部门统计,20xx年1月至12月期间,XX市查扣的网约车非法经营车辆共计XX台。这些车辆未经正规渠道审批,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查和技术检测,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面临极大风险。此外,部分车辆还存在车况不佳、保险不全等问题,给乘客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驾驶人素质无保障
滴滴出行、优步打车等网约车平台的驾驶人员构成复杂,专兼职均有,涵盖了自由职业者、下岗职工、待业人群等多类群体。在平台管理中,特别是顺风车业务,未开展统一的培训、测试等措施,难以确保驾驶人员具备专业的驾驶技能和服务意识。XX市随机走访的500余名群众中,有XX%的受访者反映,通过滴滴出行等平台乘坐网约车时遇......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