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202x年第四季度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计划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领域推广随机抽查制度的实施方案》和《XX市污染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营子区202x年污染源日常监管抽查工作,促进公正公平执法,提升监管效能,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深化改革、减轻企业负担、转变监管方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精细化监督管理,规范日常环境监管工作。落实营子区生态环境部门随机抽查主体责任,以行政区内所有污染源作为随机抽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查的模式开展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及监督检查,重点对被抽查单位(海洋、消耗臭氧层物质、新化学品、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等)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环评、“三同时”及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实施污染源分类监管,对全区污染源按照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特殊监管对象分类,参照不同比例进行随机抽查。实行随机抽查结果公示制度,每季度向社会公示随机抽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双随机抽查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及时性、有效性。
二、工作内容
(一)明确抽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覆盖营子区所有涉及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生产经营者。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医疗机构、化工企业等。为了确保抽查工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我们将依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历史违规记录等因素,将所有污染源划分为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三大类,并根据不同类别设定相应的抽查比例。例如,对于重点排污单位,我们将提高抽查频率,确保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检查;而对于一般排污单位,则保持适度的抽查频次,以确保监管覆盖面的同时不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负担。
(二)细化抽查内容和标准
在具体的抽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对被抽查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主要抽查内容包括: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各类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擅自停用或闲置的情况,是否有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等。
2. 污染物排放情况:核实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真实有效,是否超标排放等。
3. 环评及“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审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审批文件,确认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执行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及项目竣工后的环保验收情况。
4. 排污许可证管理情况:检查企业是否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许可证上载明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年度申报和变更登记等。
此外,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特殊要求,如海洋环境保护、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新化学品注册与备案、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有毒化学品进出口控制等,我们还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进行更为严格的专项检查,确保这些高风险领域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优化抽查流程和方法
为了提高抽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抽查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动态数据库: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涵盖所有污染源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实时更新企业的生产状况、环境行为、历史检查记录等信息,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抽查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2. 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完全随机的方式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避免人为干预,确保抽查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现代技术手段,扩大检查覆盖面,提高问题发现率。
4. 加强联合执法:对于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案件,主动协调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形成执法合力,共同解决环境违法行为。
5. 强化培训和指导: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升执法水平;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引导,帮助企业理解并遵守相关环保要求,增强其守法意识。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x年9月)
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营子区实际,制定详细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
2. 完善基础信息库:对现有污染源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和核对,补充缺失的数据项,修正错误信息,确保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开展动员部署会议:召开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动员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解读工作方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到人。
4. 组织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围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集中培训,使全体参与人员熟悉掌握工作要点和技能。
(二)实施阶段(202x年10月至12月)
启动首轮抽查:按照预先设定的比例和规则,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首批检查对象名单,并通知相关企业和执法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2. 开展现场检查:执法人员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和取证工具,深入企业一线,对照既定的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核查,如实记录发现问题,并当场反馈给企业负责人。
3. 汇总分析结果:每次检查结束后,及时将检查结果录入信息系统,生成统计报表,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 下达整改通知书:对于存在轻微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于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给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
5. 跟踪整改进展:建立整改台账,定期回访企业,督促其按时完成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6. 总结经验教训:每季度末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回顾当季工作成效,查找不足之处,研究改进措施,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x年12月底前)
编制年度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全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情况,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
2. 开展绩效考核:根据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各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量化考核,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鞭策后进单位加快改进步伐。
3. 提出下一年度计划:结合当前形势和长远规划,提前谋划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工作事务,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二)加大经费投入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业务培训等活动,为顺利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严格责任追究
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因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责任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直至法律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四)广泛宣传教育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大力宣传“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举措,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