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的主张下,提出了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概念——“倾听”,以替代传统的“听课”这一词汇。该会会长丹尼斯指出,“从基础教育阶段至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获取主要依赖于课堂上的倾听。因此,语文教师首要任务之一便是教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堂倾听技巧。”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听课,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高效地倾听。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指的“听课”往往局限于单纯依靠耳朵接收信息的过程。然而,若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未能融入个人的兴趣、思考以及情感等因素,即便表现得再专注、再细致入微,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成效,甚至可能出现“听过即忘,老师讲的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而“倾听”则远不止于此。根据丹尼斯在其著作《美国教学创新指南》中的阐述,“倾听技能涵盖了理解教师口头传达的信息,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内在认知的能力。”这是一种包含了听课技巧与听课艺术的主动且高效的听课方式,不仅涉及欣赏性的思考、主动的理解,还包括批判性的接纳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听力与理解构成了倾听的基础要素。因此,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将这些基本要素作为重点加以强调和训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仅满足于学生表面的“认真态度”,而是需要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倾听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倾听质量。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能听”与“会听”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一方面,两者常被混淆使用,导致在语文教学领域缺乏深入探讨;另一方面,由于倾听被视为一种天生具备的能力,很多教师默认学生自入学起就掌握了听课的方法,因此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的重要性。此外,师范教育体系在培训未来教师时,也未能充分关注到传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听课的具体策略,使得不少教师自身对于如何实现高效倾听缺乏明确的认知和实践经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另一个常见的误区,即认为所有学生的倾听水平都是一致的。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兴趣偏好,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点,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还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而失去学习动力的情况。为此,教师应当注重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等,以此来促进每位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总之,倾听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听觉行为,更是一种涉及心理、情感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倾听观念,掌握科学的倾听方法,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学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广大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新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