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关于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实施社区矫正,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司法文明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为全面了解近年来这项工作开展情况,查找困难与不足,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近期对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动员部署,明确职责任务,深入扎实推进。县司法行政部门以全面落实“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山东省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为抓手,着力健全工作机构和组织网络,切实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科学构建工作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有效发挥了社区矫正的功能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xxxx人,解除矫正xxx人,在矫xxx人,累计进行判前社会调查评估xx人次,假释前调查评估xxx人次,无脱管、漏管情况和入矫、解矫人员再犯罪案件发生。

  (一)组织机构建立,工作网络逐步健全。县、镇街相应成立了由分工领导任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县司法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积极推动镇街、社区、村(居)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设,县社区矫正中心—镇街司法所—社区、村(居)社区矫正帮教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纵横严密、运转有序的市、镇街、村(居)三级社区矫正组织网络体系。

  (二)制度日趋完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山东省社区矫正《执法规范》、《监督管理规范》的规定,县司法局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社会调查评估、入矫、解矫宣告程序,社区矫正人员分类管理和分级处遇、档案标准化建设及保密管理等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动态监管和服务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局中谋划推进,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注重人文关怀,促进教育转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从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重塑信心,回归社会。一方面,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化解其负面情绪,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劳动就业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让他们在合法经营中找到人生价值。此外,还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社区矫正人员参与其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严格依法履职,确保公正执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确保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一是严把入口关,对新入矫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社会调查评估,准确掌握其基本情况和个人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矫正方案;二是加强日常管理,通过信息化核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脱管、漏管现象;三是依法依规办理解矫手续,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法定要求,做到程序严谨、结果公正。通过这些措施,不仅维护了法律尊严,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尽管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基层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匮乏。随着社区矫正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基层工作力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偏远乡镇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的现象,导致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人才支持,使得在开展个别化矫正、心理辅导等工作时存在一定难度,影响了矫正效果。

  (二)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县社区矫正工作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每年能够用于此项工作的资金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管理系统,但硬件设施陈旧、软件功能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部分乡镇社区矫正场所简陋,缺乏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教学资源,不利于开展正常的教育帮扶活动。

  (三)社会认知度低,公众参与度不高。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社区矫正的概念和意义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解,认为这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放纵”,这不仅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外,社会各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除了一些爱心企业或个人外,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很少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使得社区矫正工作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力量,未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推动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一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才库,广泛吸纳具有心理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不断优化人员结构;二是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定期组织业务知识更新和技术技能提升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弥补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二)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公共财政预算范围,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日常工作运转、信息化建设和教育帮扶等活动。同时,加快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升级改造工程,配齐配全各类办公设备和教学资源,打造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社区矫正场所。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社区矫正项目的投资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社区矫正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法规,消除公众误解,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支持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共同营造关心关爱特殊人群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总之,社区矫正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治理创新举措,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心决心,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