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

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铲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政务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公共事业单位办公的重要渠道和工具。数字政务推广应用的初衷是为了便利广大干部群众、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打造集约高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务APP的强制下载使用、微信群打卡签到也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键对键”替代“面对面”,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能”,“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202x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建立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长效机制,提高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相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更具有隐匿性、系统性和复杂性。表面上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因数字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实际上是形式主义披上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外衣,根源还是官僚主义,实质上还是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久拖难解的问题,病症在下面,病根却在上头。上头搞形式主义,下面就会弄虚作假;上头是官僚主义,下面就会照搬照套”。信息化时代,数字平台、数字软件的安装使用有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升为群众服务的便利化。但有些政务平台、政务公众账号为建而建,跟风开发各种应用软件,并将软件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导致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应付这些形式化的任务,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为了有效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数字政务建设规划,避免盲目跟风。同时,要明确各类政务APP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防止功能重复、资源浪费。其次,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考核项目。考核评价应当注重实效,关注实际工作成效,而不是简单地以下载量、活跃度等数据作为唯一标准。此外,还应鼓励基层单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给予更多自主权,减轻基层负担。再次,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干部的数字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展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广大干部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加强监督问责,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对于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识别和预警潜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务APP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确保其真正服务于民。

  总之,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实现数字政务为民服务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数字政务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贯穿于数字政务建设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政务发展之路。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