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创新,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在向“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我市美丽农村目标努力奋进。作为一名规划人,我有幸去中国最美村庄参观学习。通过参现学习安吉、桐庐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让人印象深刻,现结合我市城乡建设实际,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美丽乡村规划是我市“全域规划”向外延发展的结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市投入1500万元规划编制经费,编制完成全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整合全市325个行政村,实现规划全覆盖,并率先启动12个试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按计划2年内完成)。规划提炼出六种类型:集镇依托型(如陈德云、张榜)、文化小镇型(如泉塘、松阳、郑公塔)、多村联建型(如蒋铺)、中心村型(如童司牌、栗木村)、村庄整治型(如大蒋)、秀美乡村型(如龟山、彻石、青蒿)。明确“四个主责”,即“村民主体、村委主责、镇主管、市主导”。明确“三级评审”,一级村民代表大会评审,二级镇组织市级专家评审,三级市规委会评审。为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我市市委出台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和考核办法》。考核35项内容,简称为“四治五化三提高”即:治水、治气、治脏、治乱、绿化、亮化、美化、硬化、服务公共化,提高文明素质、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按考核办法将评比表彰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分别给予50万、100万、200万的奖励。目前“美丽乡村”的各项规划工作在稳步推进中。
二、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新农村建设,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市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但相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这些资金仍然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缺口较大,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进度。其次,人才短缺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市缺乏既懂农业又懂规划的专业人才,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规划与实际脱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部分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刻,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未能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最后,群众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热情不高,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市政府继续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倾斜力度,确保每个村庄都能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同时,可以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此外,还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现有村干部和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应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发挥他们的地缘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
再次,强化干部培训和考核。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教育,使每一位干部都能深刻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以此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提高群众参与度。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广大群众普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和好处,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清洁家园行动、文化下乡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不少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希望。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开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让每一个乡村都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家园。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实现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