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某市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

某市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乡村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建设目标,大力推进环境、设施、产业、管理、文明五大“提升”工程,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现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开展情况

  (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情况。我市按照省和X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制定了《XX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且制定《XX市201x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围绕公路沿线集中打造“一路二带”的美丽乡村发展战略。“一带”即充分发挥旅游资源,XX国道着力建设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重点推进了XXX镇XXX村、乡村示范点建设。“两带”即充分挖掘乡村人文和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了XX乡XX村、XX镇XX村为代表的环境整治示范带;XX乡XX村、为代表的乡村文化示范带。

  (二)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情况。从完善机制、资金保障、干部队伍建设三方面入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级包乡镇领导负责联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负责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条块密切配合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了乡镇作为实施主体,相关部门责任落实推进措施,营造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我市每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有效化解了当前“事难议”和“议难决”问题,引领和鼓励村级投资、农民投劳,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追责”的工作制度,确保了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三)项目推进、产业支撑情况。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我市积极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在特色农业方面,我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有机蔬菜、特色水果等高效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例如,XX镇通过引进日本优质稻种,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成功打造了“XX大米”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生态农业方面,我市积极探索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生物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如XX乡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稻田养鱼、养鸭等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在乡村旅游方面,我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如XX村依托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建成了集民宿、农家乐、手工艺品展销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一)环境面貌显著改善。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我市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增绿化面积达1000余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改造农村电网1000公里,解决了农村用电难问题;铺设农村自来水管网20xx公里,解决了3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0%,为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家庭农场500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乡风文明蔚然成风。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评选表彰先进典型等形式,广泛宣传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市共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0个,农家书屋1000个,每年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1000场次以上,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尽管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二是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同时,要注重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设施建设,让农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步伐。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发挥其在带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把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推向新的更高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