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最新发布,9月18日上午8时,位于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测得实时流量1920立方米每秒。这也意味着,自1999年8月至今,通过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已经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25年来,黄河干流累计向流域及相关地区供水超过5400亿立方米,有效支撑了流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5年来,黄河干流累计供水1300亿立方米以上,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是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也是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战略成果,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将保护和治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黄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直接关系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继续深化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要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能力。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形成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发展格局,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流域内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因此,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全面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要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坚决遏制污染排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此外,还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再次,推动绿色转型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通过这些举措,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黄河流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改善民生福祉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黄河流域是我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民生改善任务艰巨。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支持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此外,还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供给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