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xx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自“十二五”以来,随着XX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农村生活垃圾从种类到数量不断增多,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XX最亟需扎实推进的工作。最近,我们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目前,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正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改善,还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寻找一个经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方法已经成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
一、基本现状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基本情况
XX县辖5镇3乡,总人口20.8万,结合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为0.8Kg/人,以此计算,全县城乡居民每日平均垃圾产生量为166.5吨。这一数据反映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不同阶段的农村生活垃圾构成不尽相同,过去的农村垃圾以容易自然分解腐烂的瓜皮菜叶为主,通过传统方式处理,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压力小。现在塑料瓶、塑料薄膜等工业品垃圾和腐败动植物混合体、建筑垃圾成为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物,成分更加复杂、有害物质更多,无法依靠传统的自然降解方式进入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影响环境面貌,与美丽乡村建设极不协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会有以下危害:
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受垃圾处理水平、技术和成本投入的限制,不经过预处理,就地堆放、填埋、焚烧的方式仍被广泛使用。首先,粗放的堆放填埋会大量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垃圾在长期堆放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渗滤液,污染空气及土壤;农村广泛存在的简易填埋场不仅侵占了大量耕地,还可能因选址不当而污染地下水,影响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其次,未经处理的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二噁英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同时加剧大气污染,影响空气质量。
2. 影响村容村貌,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不仅破坏了村庄的整洁美观,还容易滋生蚊蝇等病媒生物,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此外,垃圾堆积还会堵塞沟渠、河流,造成水体污染,影响农业灌溉和渔业生产,进一步损害农村生态环境。
3. 增加治理难度,提高治理成本。随着农村生活垃圾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需要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这无疑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和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财政预算有限,加之部分乡镇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筹集困难,导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例如,一些乡镇的垃圾中转站设备老化,运输车辆短缺,严重影响了垃圾的及时清运和有效处理。此外,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垃圾处理效率的提升。
(二)技术手段落后,处理能力有限
当前,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以简易填埋和露天焚烧为主,缺乏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这种落后的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质量。近年来,虽然引进了一些新型垃圾处理技术,但由于技术普及率不高、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原因,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例如,生物堆肥技术虽然能够将有机垃圾转化为肥料,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发酵条件控制不当而导致肥料质量不稳定,难以推广应用。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涉及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部分乡镇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导致垃圾处理设施利用率低,治理效果不佳。此外,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也给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宣传引导不足,公众参与度低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社会性工程,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部分农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等知识了解不多,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例如,在一些村庄推行垃圾分类试点过程中,部分村民认为分类麻烦,不愿参与,导致试点工作进展缓慢。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民参与垃圾处理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设施建设和维护所需资金到位。二是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优先保障垃圾处理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日常维护,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多元化投资模式,减轻财政负担。四是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回收站点等,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减少二次污染。
(二)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处理能力
一是加快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生物堆肥、热解气化等先进处理技术,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二是加强对现有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升级,提高处理能力和效率。三是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处理效能。
(三)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政策,为各项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四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垃圾处理进展情况和成效,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提高农民参与垃圾处理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等活动的农户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其内在动力。四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参与垃圾处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总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路径,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