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做活红糖产业“土特产”文章 拓宽强村富民“新路子”
近年来,XX镇积极探索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深挖本土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金字招牌,拓展富民产业链条,充分挖掘“土”“特”“产”丰富内涵,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拓宽了强村富民“新路子”,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一、基本情况
XX红糖,产于重庆XX区XX镇,是当地的传统手工土特产,被誉为“东方的巧克力”。201x年,XX红糖被评定为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XX镇内种植甘蔗XX余亩,年产红糖XX多万斤,年产值达XX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土”,深挖本土优势资源
一是唤醒“乡愁韵”。组织专家、学者搜集整理XX红糖历史文化,先后编撰《XX镇史话》《图说XX红糖》等书籍资料。投资XX万元进一步修缮保护传统老作坊和国营红糖厂遗址,新建XX平米XX红糖展示中心,植入文化、旅游、研学等发展功能,举办甘蔗种植、红糖熬制等体验活动XX场,吸引游客XX余人,形成“产品体验+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是传承“老工艺”。采用“直风枪灶”和“连环锅”等传统方式,通过榨汁、开泡、赶水、出糖、打沙、成型等XX道工序手工制成。结合现代技术,并遵循市场需求,创新设计“讲XX故事,品XX红糖”系列主题包装盒XX余种,打造生姜红糖、玫瑰红糖等创意口味XX余种,开发红糖烤肉、红糖糍粑等食品料理XX种。
三是培养“土专家”。挖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XX个,以非遗人才培训、非遗衍生品开发为主要方向,不断提升红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定期举办红糖制作技艺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传授技艺,确保红糖制作技艺的代代相传。
(二)突出“特”,打造特色品牌优势
一是强化品牌建设。XX镇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注册“XX红糖”商标,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同时,通过举办红糖文化节、红糖美食节等活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XX红糖已逐步成为XX镇乃至XX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是拓展销售渠道。借助互联网平台,开通线上销售通道,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设立XX红糖旗舰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此外,与多家旅游公司合作,将红糖产品纳入旅游购物清单,进一步增加销量。
三是提升附加值。在保持传统红糖品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研发,推出红糖面膜、红糖洗护用品等衍生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依托XX红糖展示中心,开发红糖主题旅游线路,提供从甘蔗种植到红糖制作的全程体验服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三)聚焦“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XX镇以红糖产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在上游,推广甘蔗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原料质量;在下游,引进红糖深加工企业,开发红糖饮品、红糖糕点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同时,鼓励农户参与红糖加工和销售,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建立红糖产业研发中心,开展红糖生产工艺改进、新产品研发等工作。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种植和管理能力,为红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确保农户收益稳定。同时,鼓励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此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他们参与红糖生产和销售,帮助其增收致富。
三、成效与展望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XX镇红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红糖产量和产值稳步增长,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户收入显著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通过红糖产业的带动,XX镇的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红糖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展望未来,XX镇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红糖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将XX红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此外,还将继续深化农旅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总之,XX镇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推进红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