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为认真贯彻市、区城市治理工作会议要求,以“建好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展示文化底蕴”为目标,XXXX区城市管理局持续推进各项城市治理工作,目前,市容环境秩序也在不断改善,主要街道市容环境状况持续向好,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我区城市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随着近年来,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勃然兴起,几乎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其无序增长和乱停乱放的现象也让便民变成了扰民。在如何进行规范管理成为了一个棘手难题。
二、调研过程及体会
此次调研采取谈心谈话、岗位体验等方式,前往多个辖区街道,对乱停乱放共享单车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广泛听取了部分企业、群众代表、一线干部等的意见建议。在调研中体会到:体验式调研是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基层,“察民情、摸实情、解难题”。调研走访只是开始,关键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为群众解忧解惑。
三、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共享单车的特点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治理共享单车一直都是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西一路街道等重要街区范围内的单车占道问题进行过调研分析后,发现该项问题目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乱停乱放现象多。随着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当前西安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地铁口、人行道边、绿化带,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样的停放,方便了自己,却麻烦了别人,甚至给城市“添堵”。二是投放数量多、范围广。新城区属于老旧城区,地势复杂背街小巷较多,康复路、五路口等地铁站口人流量大地区极易造成共享单车堆积,影响交通通行和市容环境。
(二)管理难度大
共享单车的管理难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监管难。由于共享单车的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难以有效覆盖。其次是责任界定不清。共享单车的使用涉及用户、企业和政府三方,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难以明确各方的责任。再次是法律法规滞后。当前关于共享单车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具体的管理依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最后是技术手段不足。虽然部分企业已经采用了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来规范停车,但这些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覆盖面有限,效果有待提高。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政策
建议市区两级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明确共享单车的管理主体、责任边界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
(二)推广智能管理,提升技术水平
鼓励和支持共享单车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使用电子围栏、智能锁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定位和智能调度,引导用户规范停车。政府部门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统一的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车辆位置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乱停乱放等问题。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普及文明用车知识,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利用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优化停放点设置,合理规划布局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共享单车的停放点位,尽量选择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区域。对于人流密集的重点区域,可以适当增加停放点的数量,并设置明显的指引标识,方便市民识别和使用。同时,加强对停放点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整洁有序。
(五)建立信用体系,实施奖惩机制
探索建立共享单车用户的信用评价体系,将用户的使用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于多次违规停放的用户,采取限制使用、罚款等措施予以惩戒;对于表现良好的用户,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或优惠,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用车的行动中来。
总之,共享单车作为新兴的城市交通方式,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挑战。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让共享单车真正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未来,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