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某市乡村振兴调研与思考 >

某市乡村振兴调研与思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XX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近期安排部署了5个重大专题和10个重大课题调研活动,聚焦总书记要求,全面摸清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情况、实践经验、存在问题,进一步厘清思路、制定措施、补齐短板,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始终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XX样板”。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5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650万亩,粮食总产280万吨左右,夏粮、秋粮亩均单产分别达到480公斤、440公斤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x年底,全市累计投资45.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2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4%。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全市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88.4万亩,成为全国平原井灌区连片规模最大、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节水灌溉示范区。三是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9个、23个百分点。小麦耕种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械化率达到83%。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四优四化”为抓手,推动种养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效益。一是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强筋小麦种植60万亩,订单覆盖率达到100%。“花、菜、药、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100万亩、42万亩、12万亩。现代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规模化养殖场达到2300家,畜禽养殖量持续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10万吨,奶类产量达到2万吨。二是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0家,年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形成了以面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为主的产业集群。三是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达到120个,其中绿色食品80个、有机食品30个、地理标志产品10个,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着力解决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突出问题,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覆盖。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二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00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三是农村改厕任务超额完成。全市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30万户,普及率达到9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围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农村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20公里,为农产品运输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全市累计投资15亿元,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万公里,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9%和99.8%,满足了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三是农村通信网络不断优化。全市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光纤宽带接入行政村比例达到95%,为农村电子商务和智慧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农村教育医疗文化服务更加均衡。全市新建改扩建农村学校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

  (五)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网格化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全市建立农村网格化管理平台,将全市划分为1万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万名,实现了对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二是村民自治活力充分激发。全市普遍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引导村民依法依规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监督,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通过举办“法律进乡村”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四是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农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我市农业生产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民增收渠道有限。二是农村人才匮乏、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我市农村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难度较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依然突出。部分偏远地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农村地区村民自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健全,社会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中药材、花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支持,设立市级农业科技专项基金,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三是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三)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电网改造、宽带网络等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等整治工程,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四)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效能。一是健全农村网格化管理机制。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力量,完善网格化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二是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规范村民自治程序,引导村民依法依规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监督,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村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四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