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风险管理与国地税合作加强律师与税收优惠制度建设
各位领导好:
按照市局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针对征管和法制工作谈谈我的想法和建议:
一、风险管理方面
(一)工作难点及存在问题
受到层级管辖的限制,有一些重要涉税信息属于市级、甚至省级管理权限(例如建设部门的拆迁补偿信息等)。另外,有些部门属于垂直管理单位(例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这些信息我们基层局获取都有很大困难。这不仅影响了税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税务服务的质量提升。
2. 发现风险疑点困难。由于基层局人员与能力的限制,还不能科学地利用大数据,风险排查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准确地发现涉税风险点。这要求我们在提升人员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科技与人力的有效结合,提高风险识别的精准度。
3. 风险指标不科学实用性不强,基层局缺乏风险管理专项人才。当前的风险评估体系多依赖于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导致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不足。此外,专业人才的匮乏也使得即使有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4. 后续监督不到位。对于风控应对后的结果缺乏监督,没有相关的核查制度,可能导致执法风险。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不仅不利于及时纠正偏差,也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公信力。
(二)针对问题的做法和打算
近年我局始终加强与国税、征收办、财政、土地收储中心等多部门的沟通交流,通过第三方涉税信息补缴契税2068万元。201x年我们将延续好的做法,继续加强与国税、区政府信息的互动。计划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税收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 继续“三税比对”、个人股权转让等好的排查方法,重点放在行业(运输业、工业等)和重点税种评估(例如企业所得税重点关注大型企业、长期亏损不到企业、收入大利润小的企业;个人所得税重点关注企业高管、金融保险从业人员等高收入群体)。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排查方法,引入更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如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状况等,以提高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深度。同时,加强对高风险领域的监控力度,确保税收政策的有效落实。
3. 建立执法监督机制。由内审部门牵头,针对评估、注销等存在执法风险的环节加强监督,降低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风险。我们将制定详细的监督流程,明确各方职责,确保监督过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将定期开展执法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执法风险的发生。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
省局在20xx年就已经出台第三方信息采集的相关文件,希望省、市局可以将该文件继续落实,统一获取相关部门的涉税信息,再按照区域管辖下发。建议省、市局能够进一步细化信息采集的具体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信息采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2. 加强大数据应用,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基层局的技术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平台,帮助基层局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进行风险识别。同时,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大数据应用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确保技术手段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3. 引进和培养风险管理专项人才。建议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等方式,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充实到风险管理岗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
4. 完善后续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评价,将执法质量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国地税合作方面
(一)合作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国地税合作的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不断探索和实践国地税合作的新模式。通过联合办税、信息共享、执法协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据统计,自201x年以来,我局与国税局联合办理各类涉税事项近万件,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免税费超过5000万元,有效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提高了税收管理的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虽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具体操作中仍存在协调不畅的情况,影响了合作效果。二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虽然实现了部分数据的交换,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数据利用率较低。三是执法协作有待加强。在一些重大案件的查处过程中,双方的配合还不够紧密,影响了案件的查处进度和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协同效率。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地税合作机制,明确双方职责分工,建立更加高效的沟通协调渠道。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设立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加强日常联系和交流,确保合作顺畅有序。
2. 深化信息共享,提升服务水平。建议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数据标准化、格式化处理,提高信息共享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 加强执法协作,维护税收秩序。建议在重大案件查处、税收稽查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击偷逃税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可以通过联合办案、信息互通等方式,提高案件查处的效率和效果。
三、律师与税收优惠制度建设
(一)律师参与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律师作为法律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为纳税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帮助其合法合理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能积极参与税收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促进税收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此外,律师还可以通过代理涉税诉讼案件,监督税收执法行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律师参与税收法治建设的渠道不畅通。目前,律师参与税收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的机会较少,主要还是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缺乏更深层次的参与途径。这不仅限制了律师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税收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
2. 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宣传渠道有限、覆盖面不广等原因,很多纳税人并不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程序,导致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3. 律师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律师与税务机关的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律师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拓宽律师参与税收法治建设的渠道。建议各级税务机关积极搭建平台,邀请律师参与税收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增强律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建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广泛宣传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和申请程序,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覆盖面。可以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确保政策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广大纳税人。
3. 建立律师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议各级税务机关建立健全律师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系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
总之,深化风险管理、加强国地税合作、推进律师与税收优惠制度建设,是当前税务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税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