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是乡村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这项工作全面实施以来,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受制于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的影响,农村改厕的任务并没有完全结束,后续管护成了农村改厕的重难点。由于大多数地区仅注重改厕工程的完工,而忽视了卫生厕所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改厕的实际效果。
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存在厕具配件后续检修的问题。农村改厕由老旧旱厕改造为冲水式卫生厕所,其中涉及到诸多易坏的零配件,例如水箱、水管、冲水按钮等,加之农户粗放的使用习惯,后期厕具配件维修成为农户面对的首要难题。因此,改厕必须要统筹考虑后续的配件维修服务,在一定期限或保质期内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家住xx区桑村镇大河村的村民张三说,冲水式厕所改善了农村环境,大家伙都很欢迎。但是有的冲水式厕所质量一般,如果坏了,还得请镇上的专业师傅维修。师傅跑一趟,光工钱就得至少30元,太贵了。
(二)存在水压不正常、冬季寒冷,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因农村地区自来水水源井深度较浅,有的农户家里自来水水压低,存在冲洗不干净的问题。北方农村冬天气温较低,有些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导致冲水式厕所无法使用。据山亭区西集镇副镇长李凯说,有的村庄自来水水压较低,别说是冲厕所,到了夏季用水紧张的时候,饮用自来水都难以保障。尤其是到了冬季,这里的最低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即使将水管包裹好,也很容易出现冻裂现象,最终影响冲水式厕所使用。
(三)存在粪污后续清运的问题。卫生厕所经过长期使用后,粪液汇集至化粪池必须要及时清运处理,否则池满外溢会引起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而农村地区区域大、分布散、户数多,后续清运的主体、清运的方式、清运的费用、清运的目的地等,都应该全面统筹考虑。据xx区住建局副局长王五说,改厕工作实施以来,全区已累计完成改厕近10万户,但后续的粪污清运问题仍然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户,由于交通不便,清运成本较高,导致一些农户不得不自行处理,既不科学也不环保。
二、解决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农村改厕不仅要注重前期的建设,更要建立健全的后续管护机制。首先,地方政府应制定详细的管护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每一户改厕后的卫生设施都有专人负责维护。其次,可以探索建立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专业的维修保养服务。再次,加强对农户的培训教育,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知识,提高农户自我管理的能力。最后,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改厕工程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优化供水系统。针对农村地区水压不稳定和冬季水管易冻裂的问题,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源井的深度,确保供水稳定;二是改进供水管网设计,采用防冻材料和技术,减少冬季水管冻裂的风险;三是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用水量,缓解供水压力。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雨水收集利用项目,增加农村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完善粪污处理体系。为了解决粪污清运难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以村为单位的粪污集中处理站,实现粪污的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将处理后的粪污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三是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粪污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四是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降低其自行处理的成本,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需加强对粪污处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
为确保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改厕工程及后续管护项目的实施;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村改厕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三是强化科技支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适合农村特点的卫生设施和粪污处理技术,提升改厕工作的科技含量;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总结与展望
农村改厕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这些难题,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各项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总之,农村改厕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村改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