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县级示范点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紧扣创建全省良好人才生态先行示范区县级示范点目标,通过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等方式,抓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坚持把准形势引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立足“1+2+W”工业产业体系和“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布局,纵深推进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运用靶向引才、柔性引才、灵活引才等方式,聚焦全县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等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引进高层次与急需紧缺人才575人,认定通过省百千万人才5人,利用“候鸟型人才工作站”平台和共建“博士工作站”等方式,柔性引进博士研究生10人,实施“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引进县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妇科、心血管内科高层次人才3人,县煤矿驻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急需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1人。
坚持科学开放育才。严格按照“十四五”人才规划,制定《县五类人才培育五年行动方案(202x—2028年)》,构建标准化培训体系,借助“领头雁,向黔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黔匠”培育工程、农村优秀教师和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计划等项目,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技术攻关,确保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各类人才3000余人次,其中高级职称人才200余人,中级职称人才800余人,初级职称人才1000余人,有效提升了全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精准高效用才。按照“人岗相适、用当其时”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人才使用机制,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最大效能。一方面,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如设立“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转化奖”等,鼓励和支持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还积极探索人才共享机制,通过建立“人才池”“专家库”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用心用情留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留住人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我县高度重视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改善人才生活条件,通过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工作;三是丰富人才文化生活,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这些措施,我县成功吸引并留住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拓展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特别是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县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实施“归雁计划”“青蓝工程”等项目,鼓励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形成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人才格局。
二是进一步优化育才体系。结合我县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县授课指导,提升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年轻后备力量,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进一步强化用才机制。建立健全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让有能力、有潜力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对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给予重奖,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四是进一步提升留才水平。继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特别是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优质资源,确保人才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工作和生活。同时,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之,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人才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