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

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

  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万字长文,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纪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了文章内容,坚持“两个结合”,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绘好文化建设“坐标系”。坚定文化自信,找到文化源流的“原点”,构建“文化传承篇”。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只有深刻了解自己的来时路,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殷商文化到中原文化,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锐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学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跨越了五千多年的历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学习、传承、推广上下功夫。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滋养中激扬澎湃血脉的中国力量;要借助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推广方式,广泛宣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秉持开放包容,拉伸文化多样的“横轴”,构建“文化融合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无数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果,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艺术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鼓励和支持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强化创新驱动,延展文化创新的“纵轴”,构建“文化创新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一是要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快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二是要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要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鼓励文艺创作贴近时代脉搏,反映现实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四是要优化文化创新生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更多的文化创新人才,为文化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文化传播,拓宽文化影响的“广度”,构建“文化传播篇”。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只有广泛传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和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扩大中华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机构,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再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传播者。最后,要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文化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总之,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谱写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篇章,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