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研讨发言:写好人才“大文章” 绘出“兴景象” >

研讨发言:写好人才“大文章” 绘出“兴景象”

  研讨发言:写好人才“大文章”绘出“兴景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千秋伟业,人才为先。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需要人才沉入基层,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在选才、培才、用才上下足功夫,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聚焦需求精准“选”,以“人才优先”引领乡村振兴之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人才发展战略的统筹规划,以“人才需求”选“需求人才”。要紧密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聚焦本地技术与生产需求、人才与社会需求,按照地区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规划,广开“选才路”,广纳“天下才”用真金白银打出积极有效的“政策牌”。针对紧缺性专业人才,要主动破除选才“壁垒”,降低选才“门槛”,开辟“绿色通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让“缺工”的行业有人才去,让真才实学的人有用武之地,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

  综合施策贴心“育”,以“地尽其利”赋能乡村振兴大业。“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给予人才成长空间,才能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保持住人才与时俱进的“新味”。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这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应涵盖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同时,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农村创业创新,通过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此外,还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使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优化环境用心“留”,以“人尽其才”巩固乡村振兴成果。“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乡村的生活质量,让人才在乡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相当甚至更好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荣誉奖励等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关注人才的精神需求,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还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来到乡村、留在乡村、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精准对接精细“用”,以“事适其人”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发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人才的使用是实现人才价值的关键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确保人岗匹配、事适其人。对于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人才,可以安排到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单位,让他们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作用;对于具有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的人才,可以安排到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等岗位,让他们在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展现才华;对于具有创业激情和市场敏感度的人才,可以鼓励和支持他们创办小微企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定期对人才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人才使用的策略和方法,确保人才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总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书写出更加辉煌的人才“大文章”,绘就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兴景象”。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