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下功夫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重要要求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提高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将引导各地政府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生活中最关键的环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民生冷暖,枝叶关情。新时代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供需适配度有待提高,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基本公共服务首要原则是均等化,强调机会均等、资源共享和制度统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重点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差距,确保社会成员在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有平等机会和公平结果。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旨在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既强调空间可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覆盖面广,也强调时间可及,服务响应及时、高效便捷,还强调质量可及,服务质量高、满意度好。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机制,确保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管理。
其次,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我们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确保这些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要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供给格局。此外,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再次,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为此,我们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和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最后,要强化需求导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同时,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