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关键,聚焦“选育管用”四个环节精准发力,全链条抓好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管理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量足质优”,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精准“选”苗,建好储备“蓄水池”。坚持高标准推进,注重“下深水”摸排人选,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摸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任务到人责任体系,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县委主要负责人带头统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全覆盖开展后备力量摸排专项行动,动态补充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坚持从本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推荐选拔,综合入户走访、代表推荐、组织引荐等形式,全面摸清优秀人才底数,分门别类建立摸排情况台账并动态更新,为后续推荐选拔打牢扎实基础。同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用人导向,按照“凡进必审”原则,联合公安、纪检、信访等多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把准把牢后备力量“准入关”。按照“民主推荐、群众评议、集体研究、上报备案、公开结果”等程序层层开展,严把选任各个环节,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56名,其中中共党员75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48人,平均年龄28岁。
二、精心“育”苗,打造成长“快车道”。为确保村级后备力量能够快速成长、适应岗位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实施“导师帮带制”,为每位村级后备力量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他们迅速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二是开展定期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村干部、先进典型等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村级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三是搭建实践平台,鼓励村级后备力量参与村务管理、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实际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提高了村级后备力量的业务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细“管”苗,筑牢成长“防护墙”。为了确保村级后备力量健康成长,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一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村级后备力量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考核内容、标准和程序,每半年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各乡镇党委负责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日常管理,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强化纪律约束,要求村级后备力量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的纯洁性。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规范了村级后备力量的行为,还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精诚“用”苗,畅通发展“晋升路”。为了充分发挥村级后备力量的作用,我们积极探索多种使用方式。一是择优使用,对于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力量,优先考虑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优秀的可直接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二是挂职锻炼,对于有发展潜力但缺乏实践经验的村级后备力量,安排他们到乡镇机关或其他村挂职锻炼,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三是创业扶持,对于有志于创业的村级后备力量,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为村级后备力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人才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之,我县在村级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培养模式,强化管理监督,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推动发展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