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调研组走访了一些县区,与基层干部、能人大户、村民代表等进行了交流。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经验
(一)坚持“形”“神”兼备,构筑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各级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相比十多年前下村调研所见,如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党群服务中心等“硬件”水平普遍规范提升,乡村的现代气息更浓了。村“两委”队伍也是精神抖擞,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工资收入提高了不少,还有一些地方为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村支部书记们反映,通过村干部学历“8090”计划,各村基本都有大专生甚至本科生的干部,还有不少年轻人通过第一书记、帮促工作队、“定制村干”、“兴村特岗”等渠道到村里工作,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也比以前强了不少。面对人口减量化、农村空心化等现实问题,笔者也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已经着手对农村党组织体系进行优化适配,比如淮安市就在大力推广中心村党委的做法,每个中心村党委可以整合2至4个村的资源,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办,推动成员村携手进步、共同发展,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聚力共赢”。
(二)强化政治功能,筑牢乡村振兴的思想根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治引领作用。各地基层党组织通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如某县通过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密切了党群关系,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党课、远程教育等,拓宽了党员教育的途径,提高了党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聚焦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各地基层党组织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打造品牌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例如,某市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此外,一些地方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某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四)深化社会治理,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各地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是加强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村。各地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设立法律服务站等形式,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二是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树立良好家风、村风。三是健全自治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各地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组织,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四是加强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各地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注重人才培养,提供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各地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一是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各地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吸引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加强乡土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素质。各地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引进外来人才,补齐发展短板。各地通过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等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四是注重年轻干部培养,储备后备力量。各地通过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等项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后备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各地在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二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部分地区存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三是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力度,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四是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五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继续实施“归雁工程”,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加强乡土人才培养,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四是注重年轻干部培养,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储备后备力量。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条件,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一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二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四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总之,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