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20xx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在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之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兴未艾、成绩斐然,树立了正确的保护理念,实现了区域融合发展,打造了一系列重点项目与精品工程。展望未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依法治河,加强大运河文化法治建设。保护大运河,立法需先行。要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基础上,根据大运河线性活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大运河保护法律法规,对沿河省市的大运河文化治理进行指导规范,为各地运河文化保护性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要拓展大运河文化遗产立法空间,提升执法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航运交通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制度,确保大运河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衔接,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
科技赋能,拓展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空间。构筑大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为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打造大运河文化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展览、在线互动等方式,让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加强对大运河沿线环境监测和文物本体保护,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大运河文化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为大运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优先,促进大运河沿线绿色发展。大运河不仅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动脉,也是一条生态走廊。在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要加强大运河水系综合治理,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构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同时,要合理规划沿岸土地利用,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对大运河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如湿地修复、植树造林等,不断提升大运河沿线的生态质量和景观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文旅融合,提升大运河文化品牌影响力。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可以策划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大运河国际旅游节、大运河文化节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还可以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如运河古镇游、历史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通过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博物馆等,不断提升大运河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教育普及,培养大运河文化传承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参与。因此,要加强大运河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可以在学校开设大运河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大运河沿线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让他们从小接触和了解大运河文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传播大运河文化知识,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此外,还应鼓励和支持民间社团、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共同为传承和发展大运河文化作出贡献。
国际合作,扩大大运河文化全球影响。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大运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会议、举办大运河文化国际论坛等方式,分享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同时,还可以邀请外国友人来华参观考察大运河,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总之,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探索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径新方法,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