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市) >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市)

  某市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实施优质粮油建圈强链行动,提升现代农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服务水平,构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服务生态圈,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江南粮仓”,在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式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蹚出了有效路子。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一) 开展校地院企联合研发

  联合农科院等30家院校和企业,采取“龙头企业+第三方运营平台+应用场景”的模式,建成了全省农业生物工程(水稻)研究中心、中化农村社会化服务西南中心、江南粮仓科创中心、天津大学全省创新研究院分子育种与生物超算中心、农业大学“政产学研用”校地合作基地、农科院专家服务基地、全省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四中心四基地”科研载体。联合中化集团、北斗卫星、气象等龙头企业,搭建集农场管理系统、精准种植系统、数字运营系统、品控溯源系统的MAP“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在川渝云贵4省建成21个区域服务中心,为15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二)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联合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江南粮仓研究院,同农业大学等18所高校院所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已成功转化科技成果120余项,涉及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总体思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逐步减少低效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优质粮油、特色果蔬、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规模。同时,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市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的培育和推广,通过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一是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利用,如“江南大米”“云贵山茶”等,通过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心。三是通过举办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影响力。目前,我市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如“江南大米”“云贵山茶”“长江鱼”等,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一)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市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田灌溉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二是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升级,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50万亩,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二)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我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率。一是建立农机合作社,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降低农机使用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二是开展农机手培训,提升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和维修保养能力。三是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三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四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量。通过这些措施,我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条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景点,带动农民增收。四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这些举措,我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五、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市按照中央部署,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农民的土地权益,增强农民的土地安全感。二是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流转、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我市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是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市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一是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缓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推广普惠金融,通过设立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推广手机银行等措施,方便农民办理金融业务。三是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为农民提供灾害风险保障,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是支持涉农企业发展,通过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带动农民就业增收。通过这些举措,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业发展软实力

  (一)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发展软实力。一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农民参加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农村青年,进行系统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建立农业专家服务团队,定期深入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我市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显著提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 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

  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市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出台优惠政策,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场地租赁、创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二是搭建创业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三是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课程,提升创业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典型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这些举措,我市吸引了大批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七、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业发展软实力。通过这些举措,力争在20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现代农业和乡村全面振兴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