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县农委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特别是县党代会要求,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推动乡村振兴。20xx年,全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达20万亩,完成高效经济作物15万亩,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鳅复合经营1000亩。我们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产业兴旺,加快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调优产业结构,全面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一是突出效益引领。围绕“一核七带九园区十基地”建设,形成县有示范带、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引导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做好门口一亩三分地文章。每年调减低效粮油5万亩,新增蔬菜特经10万亩,20xx年力争粮经比达到5:5,放大品牌增收示范效应,全县农业“三品”占比稳定在80%以上,打造本县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二是坚持能人带路。对“土专家”、“田秀才”分行业造册登记,建立档案,充分利用农干校职能作用,分期分批对乡土拔尖人才进行培训教育,使每个拔尖人才至少熟练掌握1门以上的致富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把拔尖人才培训成产业、行业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三是强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吃透政策,增强工作针对性,积极梳理、精心筛选扶持项目,早准备、早争取,超前谋划、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及时上报符合要求的基础材料,跟踪无缝对接,抓好落实,主动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相关处室的沟通汇报,及时了解资金补助最新动态,争取上级部门对申报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在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二、发展新兴业态,全力挖掘乡村振兴潜力。一是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理念,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和集体商标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产品商标申报注册,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提高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推动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三是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循环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三、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一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广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利益。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四、强化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引导农民依法维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五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清洁行动,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