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劲蓄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正处在“风云激荡”的时代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时代大潮的“一朵浪花”,铆劲蓄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铆足“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钻劲,蓄“固根本、强信念”的“真学真用”之力,以“党旗所指为引领方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没有党的领导,事业发展就没了“主心骨”,一切成绩无从谈起。改革开放46年实践证明,全面深化改革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唯有以党旗所指为引领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念,才能战胜改革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心有所向,方能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学习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旗帜引领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具体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蓄“破难题、解新题”的“创新突破”之力,以“问题导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破解。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挑战不畏惧,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改革路径,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优化改革策略,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激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蓄“抓落实、见实效”的“久久为功”之力,以“实干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短期行为,不追求表面光鲜,而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改革。要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每一项改革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强化督查考核,定期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实践,逐步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蓄“聚人心、集众智”的“团结协作”之力,以“人民至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要建立健全改革协商机制,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倾听民声民意,汇聚民智民力。特别是在涉及民生的重大改革事项上,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改革举措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改革共识,共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扣一环推,确保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节奏,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