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关于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229字) >

关于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229字)

  关于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x年工作要点安排,5至6月份,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以X副主任为组长、法制委、监察和司法工委为成员的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司法局、卫健委、x村等单位,详细了解相关部门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x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X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扎实推进各项普法工作,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组织保障不断加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日益深化,公民法治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一)加强组织保障,构建普法联动新格局

  县委、县政府转发《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x一2025年)》,县依法治县委员会及时出台相关文件,细化工作举措和目标任务。成立“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普法讲师团”及普法志愿者队伍。制定《县“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及任务分解意见,把普法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绩效管理等考核考评范围,实现法治宣传教育与相关中心工作一体推进。将“八五”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2x年以来,落实县级普法经费X万元,确保“八五”普法工作高质量开展。各乡镇、县直部门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构建了党委、政府总体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二)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

  各地各部门在普法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法治新闻、案例解析、法律知识问答等内容,增强普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二是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举办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法治征文比赛等活动,将法治元素融入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三是加强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建立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广场等实体阵地,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雕塑、法治标语等方式,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四是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通过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五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推动法治文化进乡村,提高农民的法治素养。

  (三)强化重点领域,推进依法治理

  各地各部门围绕重点领域,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环保法治宣传月”活动,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和群众自觉履行环保义务,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三是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建立“网格化+法治”管理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五是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开展“净网行动”,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网民文明上网、依法用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八五”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一)普法资源分配不均衡

  目前,我县普法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和部分乡镇,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普法工作相对薄弱。一些农村地区的法治宣传设施不足,法治文化活动较少,导致农民的法治意识提升缓慢。此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普法需求也存在差异,现有的普法资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二)普法形式单一

  虽然各地各部门在普法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来看,普法形式仍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传统的法治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平台的利用不够充分,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难以引起群众的兴趣和关注。

  (三)普法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县普法工作的效果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多数单位的普法效果评估主要依赖于主观判断和经验总结,缺乏量化指标和客观数据支持,难以准确反映普法工作的实际成效。此外,普法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也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指导和推动普法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四)普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县普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一方面,普法工作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培训,影响了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普法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和稳定性不足,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此外,普法队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影响了普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进我县“八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一)优化普法资源配置

  要进一步优化普法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普法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法治宣传设施,增加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同时,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普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普法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入专业机构等方式,丰富普法资源,提升普法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二)创新普法形式

  要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法治微视频、法治动漫、法治H5等新型普法产品,提高普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二是开展法治体验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等,让群众亲身体验法治的魅力。三是加强法治文化创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法治文艺作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推广“互联网+法治”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普法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

  (三)完善普法效果评估机制

  要建立健全普法效果评估机制,科学设定评估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改进普法工作的重要依据,推动普法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此外,可以建立普法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普法效果评估结果纳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激发普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要高度重视普法队伍建设,提升普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一是加强普法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定期组织法律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二是扩大普法志愿者队伍规模,吸引更多法律专业人士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普法工作,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健全普法队伍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奖励、职业发展等方式,激发普法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四是加强普法队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普法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八五”普法工作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公民法治素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八五”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希望各地各部门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确保“八五”普法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法治X县作出新的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