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为了人民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推出许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实践充分证明,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依靠人民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更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改革措施上。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问题,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医疗健康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在社会保障领域,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必须注重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是推动改革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更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此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改革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不偏离。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同时,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法治建设,确保改革于法有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事项上,更要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改革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又要勇于担当,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同时,要注重总结改革经验,推广成功做法,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