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壮队伍重赋能,实施“x先锋号”工程,不断健全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选育管用”机制,持续完善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培育体系,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人才支撑。一、定“标”选才,做选拔标准的“加法”。坚持党管干部、群众公认、竞争择优、公开公正的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重点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和回乡毕业生、复转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优秀党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目前已建立村书记后备的“东亭头雁种子库”294人,村干部后备的“东亭雏雁人才库”1042人。
二、定“档”管才,做资格联审的“减法”。坚持“一镇一册、一人一档”建立后备力量个人成长档案1336份,建立村级后备人选资格联审和市级备案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凡进必审”、“联审把关”长效机制。明确镇区党(工)委做好村级后备人选初审,市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政法、信访、公检法、司法、民政、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审,从而减轻镇区负担、强化联审实效。下半年公开招聘的30名村级后备干部已进入联审联查程序。
三、定“师”育才,做帮带提升的“乘法”。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实施“青蓝结对”工程,落实“双导师”帮带机制,由18个镇(区)分工干部和304个村党组织书记“二对一”结对培养。开启后备干部“丰羽计划”,运用“平时学+集中训课堂讲+现场学”等形式,对村级后备干部全覆盖集中培训。今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能力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不仅增强了后备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定“岗”用才,做实践锻炼的“实法”。为确保村级后备干部能够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积极探索“岗位锻炼+任务驱动”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设置“助理村书记”、“助理村主任”等岗位,让后备干部参与到村两委的具体工作中来,直接面对农村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村级工作需要,定期给后备干部安排专项工作任务,如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通过这种“实战化”的培养方式,既检验了后备干部的学习成果,又促进了他们的快速成长,为下一步正式上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定“责”考才,做激励约束的“严法”。为了确保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质量,我们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了《村级后备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考核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实行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后备干部的表现。对于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我们将优先推荐其担任村两委成员或更高层次的职务;对于表现一般的,将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其查找不足、改进提高;对于表现较差的,则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确保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级后备干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后备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奋斗精神,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六、定“心”留才,做关心关爱的“暖法”。为了解决村级后备干部的后顾之忧,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政治上,定期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党内活动,增强其政治归属感;工作上,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平台;生活上,关注后备干部的成长需求,帮助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村级后备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在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