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是全面的、完整的。根据市文明办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题调研的有关要求,XX区文明办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XX区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的精神引领,重点在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和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工程等四大工程上下功夫、出真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抓教育,树典型,重点抓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人心。XX区充分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区设置了一批集美感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广泛宣传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民中深入人心。二是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和技术指导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和实用技能。特别是在现代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操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农民的掌握程度有了显著提升。三是评选表彰先进典型。每年组织评选“最美农民”、“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树立了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向先进看齐,争做文明新风尚的践行者。
(二)强基础,优服务,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文化设施。XX区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满足多样需求。结合传统节日和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农民文化节、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培训和引进,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提升了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确保了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传文化,扬美德,深入实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一是挖掘整理乡土文化资源。XX区高度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组织专家和学者对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编纂出版了一系列乡土文化书籍,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申报和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等,通过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展示展演等活动,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是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在中小学校开设乡土文化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让学生从小接触和了解本土文化,培养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四)立规矩,树新风,大力倡树乡村文明新风。一是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指导各村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了人人遵守、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针对农村存在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问题,倡导简朴节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三是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治安管理和矛盾纠纷调解,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同时,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了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XX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导致一些好的政策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到位。
(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加之农村人口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导致文化设施的覆盖面和利用率不高,影响了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服务的效果。
(三)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组织能力的文化骨干,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创新和发展。
(四)文化产品供给单一。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多以传统的文艺演出、图书借阅为主,缺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产品,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问题,XX区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力度,将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重点支持偏远地区和经济薄弱村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对现有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对现有文化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服务格局。
(四)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文化产品。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新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注重开发适合农民特点和需求的文化产品,如乡土文学创作、地方戏曲表演、民俗文化体验等,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继续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依托各类文化活动和教育平台,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XX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