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四化”融合机制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xx镇积极探索发展土地合作社经营管理新模式,选取xx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探索逐步推动土地集约化、管理智慧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片区化的“四化”融合机制,先后获评国家级文明村、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党支部获评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土地集约化
一是支部带头同谋划。由村党支部牵头开展土地摸底调查,摸清土地面积、分布、确权等经营“底数”,组织党员商讨土地合作社成立程序、入社方式等问题,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总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会议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土地合作社的成立符合广大村民的利益。同时,村党支部还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土地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土地组块同经营。合作社以党支部信用作担保,推动农民以土地入股,首批与xx余户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xx余亩。试点成功后,陆续流转周边土地xx余亩,建成高标准大棚xx余个,入社村民每年可获得xx万元额外分红。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作社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操作,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合作社还注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不受损害。
三是按股分红同增收。合作社股权主要以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为依据,每亩地经营权折算为x股,并明确土地入股期限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剩余期限保持一致。制定“保底分红+浮动红利”的分配方式,即每股每年固定享受股利后,年底按比例提取xx%公积金用于合作社运营、x%的公益金归村集体收入后,将剩余利润进行二次分红,村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打工薪金和股金分红“三金收入”。这种分配方式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收益,还激发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民与合作社的共赢。
二、强化数字赋能,推动管理智慧化
一是实施蔬菜大棚数字化改造工程。压茬实施智能大棚改造提升计划,在装配自动放风机、自动控温机、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设备的基础上,打造xx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及时调整生产条件,提高作物生长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科学种植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搭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依托xx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搭建智慧农业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服务。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工具,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农业政策信息、市场行情、病虫害防治知识等实用信息,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此外,平台还提供在线专家咨询、远程诊断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降低了农民的生产风险。
三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xx村试点的基础上,xx镇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构建覆盖全镇的农业信息网络。通过建设农业数据中心、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实现农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同时,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多元化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根据xx村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在原有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引进优质水果、花卉等新品种,丰富农产品种类,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采摘节等活动,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推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依托xx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美食节等活动,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美食,丰富游客体验。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探索农业新业态。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功能。比如,发展休闲农业,建设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销售农产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将农业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开发农业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通过发展农业新业态,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四、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发展片区化
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xx镇的产业布局,形成以xx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产业格局。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确定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同时,加强产业间的协作与联动,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比如,修建乡村道路,打通农产品运输通道;建设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保障能力;完善电力供应,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xx村为龙头,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对接,实现互利共赢。比如,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开展技术交流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组织联合营销活动,共同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通过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xx镇通过探索“四化”融合机制,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xx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