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人民立场攀登文艺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作品只有真正走到人民中间,真正抵达读者、观众和听众,文艺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充分彰显。在人民的共鸣、回应和参与中,一个时代的艺术可能性才能无穷无尽地敞开。从创作生产到传播接受、评价评论,新时代文艺的基本经验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积极推动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现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线,在深化改革最前沿,在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活跃着文艺工作者的身影。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人民和生活学习,倾心书写人民,倾力反映人民心声,与人民一道前进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从一滴水看出江河的奔涌,从奔涌的江河感受一滴水的心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中反映时代的潮流和现实的总体结构,这是新时代文艺重要的思想和艺术经验。新时代文艺的主角是人民。在文学、影视、绘画、摄影中,我们与无数的“人”相遇,那些战斗者、劳动者、建设者和创造者,那些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人们,那些捍卫着内心的信念、执着追求善好人生的人们,他们是汇聚了无数具体的人的典型人物。
这些典型人物不仅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奉献。在文学领域,许多作家通过深入基层、贴近实际,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变迁、展现人民精神风貌的作品。如《乡村巨变》、《城市之光》等作品,不仅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深刻揭示了人民在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在国际上赢得了赞誉,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影视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如《我和我的祖国》、《山海情》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更重要的是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通过这些作品,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动,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些影视作品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文艺作品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
绘画和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同样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画家和摄影师深入基层,用画笔和镜头记录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大地上的美丽风光,更捕捉到了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如《希望的田野》、《城市的记忆》等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新时代文艺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他们不仅在创作上精益求精,更在服务人民、传播正能量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许多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通过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知识和希望,为老年人带去欢乐和温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展望未来,新时代文艺将继续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前进。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更加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特点、展现人民风采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提高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平,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之,新时代文艺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作品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的心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创造,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