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转型
(一)发挥财政“灌溉网”作用,突出资金保障,健全投入增长机制。建立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让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倾斜,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x年县本级投入扶贫资金7754.4万元,较上年增长118.43%,县级财政直接投入在全市位列第一;201x年已投入扶贫资金3161万元(县级财政已投入资金1425万元),拨付扶贫资金1944.85万元,其中:整村推进380万元、产业扶贫190万元、“五改”资金1025万元。财政部门将更深入研究对接中央、省、市财政各类支农政策,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打造、现代农业集聚区、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库,尽最大可能争取上级政策红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一是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加大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强化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定期检查和第三方评价等方式,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三是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通过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二)发挥财政“引水渠”作用,突出杠杆引导,创新产业转型方式。积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探索把财政资金以股份、基金、购买服务、担......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