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标准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迫切要求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尤其要发挥“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通过“以大带小、以小托大”,优化供需对接,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产业集群,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以标准引领培育具有牵引带动能力的“链主”企业。通过实施标准提升行动,以高标准要求倒逼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一批掌握技术领先性和产品话语权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链主”企业。切实发挥“链主”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标准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等赋能上下游企业,带动共建创新联合体,共育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场所: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攻关,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性生态,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能级提升,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形成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战略方向。各级政府应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论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案。这不仅包括对现有产业链的梳理和评估,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确保政策措施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通过政府引导,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良好格局。
其次,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特别是“链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同时,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效应。此外,还应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再次,要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环境中健康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信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最后,要注重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通过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等手段,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还应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环境准入标准,确保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和绿色发展,形成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条件;广大企业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