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关于某县城区小学阶段“入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

关于某县城区小学阶段“入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日,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指主城区部分,不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小学阶段“入学难”问题,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到城区部分小学实地走访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和部门意见建议,认真梳理汇总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供领导参阅。

  一、基本情况

  当前,主城区仅有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等五所小学,共30轨1650个学位。今年秋季,主城区五所小学初始年级招收学生3310人,学位缺口1660人。今后几年,主城区小学入学新生还将以每年200人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主城区小学“入学难”已然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二、形成原因

  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不达标。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标准要求,每班班额不得超过55人。此前,我县主城区小学班额均在70人以上,最高达到81人。对照国家政策,我县将不能再以扩大班额的形式满足适龄人群就学需求。今后初始年级招生必须严格控制在每班55人之内,还要逐步消化原有大班额。另外,对照省定标准化学校办学要求,主城区五所小学的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等相关硬性指标均达不到省定标准。由于办学条件限制,我县主城区学校普遍实行一校多点办学。比如,实验一小分别在本部、原北关小学、原团结小学、原镇中五个点办学;一校多点办学非常不利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广大家长对此很有意见和看法。

  2. 城区学校学位总量缺口大。近年来,主城区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增新建小区几十个,常住人口规模和适龄就学人群急剧增长。但自1991年以来,我县主城区只增加了新实验二小(8轨制)和实验三小(6轨制)两所小学,新增学位770个。并且由于布局调整,原来主城区8所村办小学除解放小学改建为双语学校外,其余均已撤销或合并,导致学位供给严重不足。

  三、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县主城区人口分布和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小学,增加学位供给。建议在主城区新增至少两所小学,每所学校不少于12轨制,确保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从根本上解决学位供需矛盾。同时,对现有学校进行改扩建,提升办学条件,逐步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要求。

  2. 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名校带弱校、强校带新校的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和支持实验一小、实验二小等优质学校与新建学校结成教育集团,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评价,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师资培训、设备投入等方式,提高其教学质量,缩小校际差距。

  3. 完善招生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招生政策,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科学划定学区范围,合理分配学位资源。对于学位紧张的热点学校,可采取电脑派位、摇号等方式,公开透明地进行招生录取,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规范其招生行为,防止出现违规招生、乱收费等问题。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优先保障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师资需求,特别是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5.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主城区小学“入学难”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四、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到20xx年底,我县主城区小学学位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同时,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加快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解决主城区小学“入学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这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