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从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

从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从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纵观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统一性始终是主旋律,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深厚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多元”,是指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民族共同体。这些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汇聚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一格局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早期中华文明就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对此学术界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如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和“多元一体”模式,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等。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尚书·尧典》记载了帝尧时代“协和万邦”的情境。《尚书·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后,以高山大川、江河湖海为标识,以河川贡道为联结,划分九州,形成了初步的地域划分和管理体系。这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在地理上的统一,更反映了各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多次分裂和动荡,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趋势。无论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