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情况
202x年5月至7月,按照省、市、区关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相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并经村民会议通过,将原有的19个村调整为12个,其中保留村5个,二合一村7个,减幅为36.84%,村民小组由原有的171个调整为103个,减幅为39.77%。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12个村全部实现村书记和主任一肩挑,村书记平均年龄由49.74岁优化到47.5岁,村平均幅员面积由4.0251平方公里提升到6.3732平方公里,村平均人口由1158人提升到1835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素质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各合并村经磨合逐步融合。村“两委”班子在磨合期,明确了分工,细化了工作职责,健全了各项基层运行制度,有序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但是在融合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为民服务方面。村级建制调整后,村干部对原本村情况熟悉,对合并对象村情况生疏,导致服务群众时进入状态慢。尽管在被拆并村设置了便民服务代办点,但部分需要加盖公章等服务事项仍需要群众在原有两个村之间两头跑,带来不方便。二是干部队伍方面。村级建制调整后,原有的单设岗位,如纪检小组长、妇女主任、民兵连长等均由常设干部兼职,加之服务管理对象增多,单个干部工作任务变重,要求变高,部分干部压力较大。短期来看,部分卸任村干部思想上还有所波动。三是财权事权方面。村级建制调整后,合并村财权事权与原村的承接上还需进一步磨合,部分项目工作推进效率和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在部分“穷村”与“富村”的合并中,一些“富村”群众仍然存在担忧,担心原有利益受损,影响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对策与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针对村干部对新村情况不熟悉的问题,可以组织专项培训,邀请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村干部进行授课,帮助新任村干部快速了解和掌握新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同时,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鼓励村干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村级信息平台,及时更新村务信息,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增强透明度,提升服务效率。
2. 优化便民服务,减少群众负担。对于便民服务代办点功能不全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内容和流程,确保群众能够一次性办结所需事项。例如,可以在代办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方便群众办理各类证明材料。同时,探索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对于需要加盖公章的服务事项,可以通过建立电子印章系统,实现远程盖章,减少群众往返奔波的时间和成本。
3. 合理配置资源,减轻干部压力。针对干部工作任务加重的情况,应当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避免一人多职、超负荷工作。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一些辅助性岗位,如村务助理、信息员等,协助常设干部完成日常事务;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村级治理,如招募志愿者、聘请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等,分担部分工作压力。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如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心理辅导等活动,提高干部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4. 强化财务管理,保障公平公正。针对合并村财权事权承接不畅的问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合并后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而言,可以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收支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同时,加强对合并村财务状况的审计监督,定期公开财务报告,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对于“穷村”与“富村”合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确保所有村民都能从中受益,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 注重长远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村级建制调整不仅是行政区域的变化,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因此,我们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村级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具体而言,可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本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利、电力等条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此外,还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村级建制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勇担使命,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