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探索构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机制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在“后半篇”文章中,X县委根据X市委组织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试点工作安排,于20xx年8月至9月,在X镇开展“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试点工作,探索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监督机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监督职责和权限,划清了“一肩挑”履职尽责底线和纪律检查红线。
一、基本情况
按照“县委抓总、部门主导、乡镇主体、上下联动”工作思路,县委一体谋划、压茬推进两项改革,全县行政村由132个减少为83个、减幅58.9%,社区由110个减少为79个、减幅28.2%,平均人口由1326人增至3200人、平均面积由2.87平方公里增至7.02平方公里,资源要素由“小散密”基本实现“双倍增”。合村并组后,面对村(社区)权力更集中、资源更富集、风险更聚集的现实和规范“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正确履职的迫切需要,县委积极构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村三级协同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大半年的实践运行,一是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换届以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群众达3.7万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1.9万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9.7%,真正使“一肩挑”的过程变成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二是村级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村级治理从过去的“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小而散”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三是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