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持续用力,不断争先创新优势、挖掘新潜力、蓄足新动能。科技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新”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坚持咬定“创新”不放松。一方面要用好本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当地特色的经济。滕州市鲍沟镇刘西村的食用菌产业,就是通过“菌菜轮作”循环栽种模式发展而来的。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另一方面,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坐落于滕州洪绪镇的中科博联产业园,就是以中科院的博士联盟为发展模式,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科技产业新布局,为国内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企业充分挖掘各领域的更多新质生产力。
引进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新马达”。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军和主力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让人才释放更多“新动力”“新燃料”。4月28日,全市召开的202x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总结会议上,为全市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明确了方法路径,制定了目标任务,以此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立足当地实际,主动对接用人单位,明确科技所需、发展所向,因地制宜地发挥好“榴枣归乡青鸟计划”的资源优势,把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各类人才吸引回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要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培训基金、搭建实践平台等方式,提升现有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形成内外并举的人才格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化改革,激活新质生产力“新引擎”。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释放新质生产力活力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我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继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加大改革力度。一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热情;二是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三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通过这些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绿色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新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方面,我们大力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支持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开展碳汇交易试点等措施,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
开放合作,拓展新质生产力“新空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新挑战,我市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一是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二是要加快自贸区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三是要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要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这些开放合作举措,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文化引领,凝聚新质生产力“新共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凝聚起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是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正确;二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守法、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四是要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高城市软实力。通过这些文化引领举措,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深化改革、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文化引领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