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某县总工会关于做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暨工会精准帮扶困难... >

某县总工会关于做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暨工会精准帮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总、市总调研有关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推动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总十五届六次全会的相关精神,全面了解全县各级工会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以来,工会精准帮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施情况,以找准工程推进中面临的困难和瓶颈,提炼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做好工会精准扶贫、帮扶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及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我们组织专门调研小组,从困难职工档案中随机抽取104名困难职工及农民工确定为调研对象,采取全面核查、问卷调查、入户摸底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为期3天的走访调研,现就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总人口108万,农业人口占75%以上,为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县、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县劳动力约10万人,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不足10%。本次调研的104人当中,男女比例为54:50;其中目前已解决就业的有91人,就业率为90%,涵盖企业55家,入会率90%以上,已经在工会的帮助下签订劳动合同的有53人,占比51%;其中初中文化以上的为62人,占59%,很大部分困难职工存在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接受劳动技能培训比例低等现象。

  二、“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实施情况

  (一)重视源头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自开展“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XX县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关于落实精准扶贫措施推进扶贫对象整体脱贫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部门,建立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此外,县总工会还成立了“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总工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监督指导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职工就业能力。为解决困难职工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县总工会积极协调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部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对困难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困难职工参加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二是实施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困难职工,提供创业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成功创业。三是加强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网络课堂,为不便参加集中培训的职工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扩大培训覆盖面。四是开展技能竞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稳定就业。为解决困难职工就业难的问题,县总工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一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办招聘会,邀请企业现场招聘,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协调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发适合困难职工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三是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困难职工就业,对招用困难职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补贴。四是加强劳务协作。与周边地区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组织困难职工到外地务工,增加其收入来源。五是开展职业介绍。通过建立困难职工就业信息库,及时向企业推荐符合条件的职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困难职工思想观念陈旧,缺乏主动学习和就业的积极性。二是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企业和职工的实际需求。三是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职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四是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不愿意承担困难职工的培训和就业成本。五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推进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切实解决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和职工权益保护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对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更多职工积极参与到工程中来。

  (二)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新型培训模式,为职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和对接工作,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匹配。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就业援助力度,为其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吸纳困难职工就业,落实好相关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四)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合法权益。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犯职工权益的行为。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机制,对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的职工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防止其陷入生活困境。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总工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努力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困难职工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不断提升困难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