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加强县属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县委“2166”发展思路,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干部、配班子,切实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拓宽视野渠道“聚才”。坚持目标导向,紧扣重点产业,出台《县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县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专项引进管理办法》等10余项“人才新政”,采取“招商招才”模式,引进精细化工、新能源等产业类专业人才46名。探索多元化企业人才队伍选拔路径,拓宽县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用视野,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注重从财政、住建、工业园区等部门选拔专业人才到县属国企任职。先后选派12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属国企担任领导人员,在国企改革攻坚一线贡献力量、施展才华。对标发展需要“育才”。着力加强企业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持续开展“人才素质提升”行动,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在全县建立就业见习基地51家,建成人才培训中心8个,人才实训基地16个。根据发展需要、岗位需要、干部需要,建立完善专题培训体系,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市场营销、招商引资等方面,先后组织4次专题班培训,以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县属国企领导人员120余人次,为县管国企领导人员“充电加油”,着力打造又博又专、能担重任的县属国企领导人员队伍。
强化激励保障“留才”。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我县在人才激励保障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合理确定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水平,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充分调动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按照“分类考核、量化评价”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企业经营业绩与领导人员薪酬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发展平台,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县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从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专心创业。五是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创新活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提升了人才对本地区域发展的贡献度,为县属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注重实践锻炼“用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的磨砺。我县高度重视人才的实践锻炼,将其作为培养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加大内部轮岗力度。通过实施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轮岗交流制度,让企业领导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接受多方面的锻炼,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另一方面,鼓励参与重大项目。支持企业领导人员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新兴产业培育等,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此外,还积极推荐优秀企业领导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考察团等,开阔眼界,提高站位。通过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企业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也为县属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加强党的领导“铸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他们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县属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同时,注重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权力滥用,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县属国有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树立一批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企业领导人员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综上所述,通过“四维度”加强县属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县委“2166”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力量。